白国梁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2008.9–2013.6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进行硕博连读培养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研究。2013年7月进入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任教。主讲课程:《物理化学》、《表面化学》、《电化学原理》、《物理化学实验》。
目前已在Nano Research、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、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、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、Chemstry selec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,申请发明专利3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。
现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企业横向课题各1项,主持安徽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及省部级项目3项,参与装备预研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。
指导本科生参加2014年和2018年“创青春”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分别获安徽省铜奖和金奖。2018年指导本科生参加“苏滁产业园杯”安徽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,并荣获“创客之星”金奖”。2019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安徽省第八届“挑战杯”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二等奖。2020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安徽省第八届“互联网+”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荣获银奖。
教育经历:博士研究生——武汉大学 社会兼职:萧县鑫辉源电池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:储能电化学及应用高分子材料 科研论文:
(1) Guoliang Bai, Na Liu, Chunhua Wang,* Wei Wei, Xingjiang Liu, Yang Li, A novel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high elasticity and high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, DOI: 10.1039/d1cc04110j (2) Wang Chunhua; Guoliang Bai*; Xingjiang Liu*; Yang Li; Favor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Mn2O4/LiFePO4 composite electrodes attributed to composite solid electrolytes for all-solid-state lithium batteries, Langmuir, 2021, 37(7): 2349-2354. (3) Bai Guoliang; Wei Wei; Wang Benqiu; Wang Chunhua*; Liu Na; Jiang Jihu; Li Pengpeng;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igh power Li1+xV3O8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,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, 2021, 303: 122532. (4) Wang Chunhua; Bai Guoliang* ; Yang Yifu* ; Liu Xingjiang* ; Shao Huixia; Dendrite-free all-solid-state lithium batteries with lithium phosphorous oxynitride-modified lithium metal anode and composite solid electrolytes, Nano Research, 2019, 12(1): 217-223. (5) Bai Guoliang; Wang Chunhua*; Luo Ming; Wang Junwei* ; Luo Qibo; Luo Jiaojiao; Wang Benqiu; Zhao Jie; High-performance tin-titanium thin-film anodes prepared by magnetron co-sputtering for lithium-ion microbatteries,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, 2019, 23(10): 2835-2841. (6) Bai Guoliang; Wang Chunhua*; Luo Jiaojiao; Xia Hongyu; Luo Qibo; Wang, Junwei; Cheng Di; High-capacity spherical LiNi0.82Co0.15Al0.03O2 cathode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, ChemistrySelect, 2019, 4(31): 9050-9054. (7) Bai Guoliang; Wang Chunhua*; Yang Yifu; Shao Huixia;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ite in the preparation of cathode material Li3V2(PO4)3/C, ChemistrySelect 2018, 3: 6328-633. (8) Zheng Fangcai ; Yin Zhichen ; Xia Hongyu ; Bai Guoliang ;Yuanguan, Porous MnO@C Nanocomposite Derived from Metal-organic Framework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ong-life Lithium-ion Batteries,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 2017, 327: 474~480 (9) Bai Guoliang; Yang Yifu; Shao Huixia,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lyhedron-shaped Li3V2-xSnx(PO4)3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,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, 2013, 688: 98~102. 科研项目: 纵向: 1、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,多功能氮化物载体构建锂硫一体化电极及性能研究,6万。 2、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,清洁能源全固态锂电池用高性能、高弹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,3万。 3、校级质量工程,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双创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,1万。 4、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材,校级质量工程,1万。 5、安徽省“六卓越、一拔尖”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,卓越电池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,5万。 6、安徽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,全固态锂电池正极LiMn2O4/电解质固固两相界面调控与影响机制研究,10万。 7、装备预研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,全固态锂电池负极界面修复技术研究,25万。 8、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,合金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,6万。 9、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,Mg基合金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,6万。 10、安徽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, 原位法可控制备LiI抑制锂枝晶生成及其机制研究,1万。 横向:
1、高性能动力电池包PACK技术的开发,经费40万。 2、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及电池技术的开发,经费60万。 3、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,经费42万。 4、全固态锂电池锡基合金储能负极材料研究,经费3万。 授权专利:实用新型专利3项。 获奖情况: 2018年:第十三届安徽省职业规划设计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“创青春”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19年:“挑战杯”安徽省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020年: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华中赛区一等奖 第六届“互联网+”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1年: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 第十五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 第七届“互联网+”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第七届“互联网+”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金奖
研究方向
1. 固态及液态锂/钠二次电池电极、电解质及界面等方面研究
2. 储能电化学及应用高分子材料
3.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
4. 新型有机电子器件领域
|